长安城里,谁不知道燕王府在搞鬼,再加上李想这几年得罪了不少人,自然少不了落井下石的。
似乎,燕王府的四轮马车,就像是放出了一个恶魔一般,引起了所有人的非议。
身为当今皇帝,李世民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参劾,也是一阵头大。
“召李想入宫!”
李世民想了想,还是决定看看李想怎么说。
长安城最近发生的事情,李想已经得到了消息。
说实话,李想还真没想到,交通事故会越来越多。
但很显然,这里面有很多人在搞鬼。
看来,还是有人没有放弃。
来到宣政殿之后,李想就已经想好了对策,他走到李世民面前,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李世民抬起头,看着李想,心中暗暗赞叹,这小子真是胆大。
如果李承乾,李泰能像李想一样,那该多好啊!
“想儿,朕听说最近长安城里发生了很多交通事故,都是四轮马车造成的。”
李世民也不绕弯子,直截了当地说道。
“干爹,此事我也听说了,应该是真的。”
车祸这种事情,确实是有原因的。
虽然没有四轮马车的时候,还是会有车祸,只是没人在意罢了。
这就像是未来某家公司在做无人驾驶汽车一样,出了车祸都会被各大媒体报道;事实上,每天都有无数的车祸发生。
怎么没人报道?
“那四轮马车,应该就是你家的作坊吧,前些日子朝中有不少言官弹劾此事,甚至有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你。就连韦贵妃都不止一次跟朕提起过,你觉得此事如何?”
“嘿嘿,干爹,四轮马车跑得快怎么了?我从未听过如此荒谬的道理。在他们看来,大唐完全可以把所有的马车都换成牛车,甚至直接用人力来运送。这样的话,速度会很慢的,那也应该会很安全。”
当然,李想并没有承认四轮马车有问题。
有时候,一个人的态度,是很重要的。
不管李世民在想什么,李想都想让所有人都知道,这是一件好事,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。
“跑得快当然是好事,不过,这段时间,车祸频频发生。特别是出了好几条人命。尤其是前几天,朱雀大街上死了六人,闹得沸沸扬扬。”
“干爹,我认为,这次的事故,并不是因为四轮马车,也不是因为两轮马车。”
“是吗?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?”
李世民虽然知道李想不会承认,但还是很想知道他会怎么解释。
“交通规则!交通事故的发生,就是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!”
这些天来,李想亲眼目睹了长安城朱雀大街上的一条主干道上,堵车的一幕。
十字路口本来就是堵车的地方,再加上四轮马车的速度很快,一不小心就会撞上其他的马车和行人,到时候就会造成交通堵塞。
这一点,后世也是如此。
但凡遇到堵车的,十有八九都是出了车祸。
当然,在某些城市,交通堵塞已经成为常态,这是另一回事。
“交通规则是什么?”
李世民也是一愣。
“干爹,宝马马车行出售的四轮轻便马车比以前的马车跑得更快,因为车轴上装有轴承。再加上水泥路面对交通有好处,所以大家的车速都很快,如果有马车从对面开过来,或者从另一个路口开过来,很容易来不及躲闪。”
“这一点朕自然明白,可这与交通规则何干?”
“是啊!肯定是有的!干爹,如果朝廷颁布一项交通规则,规定所有的车辆、行人都必须走右道,这样两辆车相撞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。”
李想贵为燕王,出行无人敢拦。
所以,他对于大唐的交通规则,还没有太多的感触。
不过,最近外面传得沸沸扬扬,李想一想,竟然忘记了向李世民提议,要制定一条新的交通规则。
“车辆、行人都要靠右边?”
李世民眼睛一亮,立刻就明白了这个规矩的重要性。但很快,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。
“可是,在十字路口呢?”
“很简单,就是在最热闹的路口,设立一个岗亭,然后安排人去指挥。挂上红灯,就停下来,绿灯亮了,就继续往前走。”
大唐真正繁华的要道就那么几个,李想提出的增加人手的办法,在李世民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
“除此之外,你还有什么想法吗?”
李世民见李想如此自信,心中也松了一口气。
“还有些别的办法,比如说,当由小路转向大道时,小路上的马车一定要让大道上的人先行,只有不妨碍大道上的马车,他们才能走。再比如说,道路上可以用石灰来划分车道。当然,该有的惩罚还是要有的,否则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。”
“什么惩罚?”
“对。打个比方,出了交通事故,违反规则的马车要负全责。这样,才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遵守规则。”
听完李想的话,李世民立刻明白了李想的意思。
这样的规则虽然不能说完全杜绝交通事故,却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混乱局面。
“将这些规矩整理出来,朕先让雍州府试一试,看能不能行得通。”
如果有什么新的技术,可以先在一个地区试验一下,如果成功了,再推广开来。
这一点,不只是后世,就算是古代的皇帝,也是如此。
更何况,现在四轮马车才刚开始在长安城流行起来。
雍州府现在属于长安管辖范围,所以李世民才会让雍州府试试水,这是最合适的。
“是,儿臣遵命!”
在李世民的授意下,短短几天时间,雍州府就宣布了这条规则。
以力破巧!
韦仁和彭芝见李想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他们辛辛苦苦做的事情,心里也是一阵郁闷。
他们怎么可能阻止历史的洪流?